“小米大任”:这家公益组织在沙尘暴策源地做了啥?│一线调研
来源:未知 点击: 发布时间:2024-01-26 22:32

  23日上午,曾经风沙肆虐的内蒙古阿拉善,白云悠悠,空气清新。沉甸甸的谷穗铺满田野,与远处的戈壁、沙山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阿拉善左旗头道湖任小米地,第一财经记者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沙漠小米秋收活动,实地见证用商业的力量做公益、通过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模式推进土地荒漠化治理的鲜活案例。

  阿拉善是我国北方沙尘暴策源地之一。十年前,当地农业绿洲地区普遍通过大水漫灌种植高耗水农作物玉米,对地下水资源的索取远大于自然补给,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

  但如今,随着沙漠小米节水农业的推广,每亩滴灌耗水量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项目所在地阿拉善腰坝绿洲农业区已连续多年实现了地下水采补平衡。

  “今年是任小米第9次举办秋收庆典,既是传承,也有创新。”社会企业北京维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维喜农业公司”)总经理牟正蓬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她介绍,三年疫情,秋收庆典也受到影响甚至中断。2022年,一位会员经历两次隔离赶到阿拉善,全场直播了一个人的秋收活动……“而今年,疫去豐来,参加秋收人数达到200人左右!”为了增加体验感和趣味性,今年的沙漠节水小米秋收活动,主办方安排了沙漠徒步、射箭、古法收割三场团体赛。

  “古法收割,就是让参与者用手触摸饱满的谷穗,感受丰收的喜悦,以最质朴的方式亲近土地。”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一位工作人员说。

  第一财经记者在田间看到,谷穗旁边就是纵横交错的滴灌带,水通过滴灌带“针孔大小”的孔,直接浇灌谷苗的根系,减少了作物灌溉用水。

  早在2005年,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就开始在阿拉善开展节水事业,推广沙漠节水小米和滴灌技术。触发他们这一想法的是当时日趋严重的沙尘天气。

  阿拉善是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的一个盟,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其中1/3是沙漠、1/3是戈壁、1/3是荒漠草原,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90%。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统称阿拉善沙漠,沙漠面积居中国第二、世界第四。

  历史上,阿拉善曾经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境内虽然多沙漠,但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三大生态屏障保护:

  270公里长的黑河及800平方公里居延海所形成的额济纳旗绿洲;东西之间更有长800公里、宽30公里防风固沙先锋植物梭梭形成的绿色长龙。

  然而,过去半个多世纪间,阿拉善的三大生态保障体系遭到巨大破坏。因黑河上游甘肃境内大量开垦农田,兴修了几十座大中型水库,使得流入额济纳旗境内的水量由原来每年10亿立方米,渐小到断流,到1992年,居延海完全干涸。贺兰山原始次生林因过度砍伐,森林面积目前仅剩1/3,水源涵养能力大为下降。尤为可惜的是那条横贯东西的梭梭林带,因农牧民柴薪等毁灭性砍伐,由上世纪50年代的1700万公顷,下降到80年代的834万公顷,目前只剩下300万公顷,不足原有的18%。与此同时,阿拉善地区人口剧增,1935年为1.7万人。2012年人口超过23万人。在人口增加的同时,牧民畜养量一度上升,白绒山羊增加了10倍,牧畜总量达200万只。过度放牧,导致草场急剧退化。前些年,阿拉善沙漠以每年1000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扩展,并且以每年20米的速度向东南推移。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再也见不到了。在阿拉善采访时,一位牧民向第一财经记者描述了前些年常见到的景象: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照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广庭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阿拉善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沙尘源地。我国沙尘暴的北方路径和西北路径均通过阿拉善地区。

  但阿拉善的土地荒漠化是可治理、可恢复的。200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近百名知名企业家出资成立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其最初目标就是改善和恢复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减缓或防止阿拉善地区的荒漠化,从而减缓或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已故创始会长刘晓光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阿拉善生态的根本问题,是自然生态承载不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为的扩张。人与生态的矛盾,只能通过“四减”(减少农牧业人口,减少牲畜数量,减少灌木林砍伐,减少地下水消耗)来实现。而这“四减”,是人为的努力可以逐步实现的。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提供的一份《用小小米粒守护广阔绿洲》的案例分析报告详细介绍了沙漠小米在当地“扎根”的过程。在阿拉善,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且大多采用粗放的灌溉方式,平均每亩耗水量在800立方米左右。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当地这样的用水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绿洲外围植物与农田防护林无法吸收水分,大面积死亡。

  “如果能选用节水型农作物,促使当地居民从粗放式的农业生产向节水高效的方式转变,将推动农灌区的持续发展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任小米项目有关负责人说。

  2008年,该协会在阿拉善地区的项目办开始在查哈尔滩地区试验种植多种节水作物,包括土豆、花生、小米、棉花、色素辣椒等,并协助村民采取滴灌栽培技术灌溉。

  一年下来,试验结果让项目办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节水效应,且作物产量并没有减少。但产出的作物却因项目办缺乏经验,没有考虑到后端销售问题,导致收购期错后,最终没有达到理想的收益。

  “除了保证作物存活率之外,还要让村民获得收益。”这位负责人说,推广节水农业,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在未来更新种植品种时需不断提高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建立好自己的收购体系。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在试验阶段,小米就展现出了适合在阿拉善地区种植的潜力。时任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王石了解到,有“杂交谷子之父”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所长赵治海研制出了节水谷种。

  经测算,这种小米每亩耗水量只需200立方米至300立方米,相较玉米等传统高耗水作物,一斤沙漠小米可以节约一吨地下水,每亩大约能省下一个三口之家5个多月的用水量。如果沙漠小米能在阿拉善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沙漠扩张将被有效延缓。

  这之后,赵治海带着学生团队开始在阿拉善通古淖尔做实验。成功后,协会项目办选择在阿拉善十个绿洲里最大的绿洲——巴润别立镇(腰坝绿洲)开展节水小米种植。

  据项目团队有关人员介绍,刚进入腰坝地区时,当地政府不知道公益组织能否做出一些实绩来,对项目组抱有一种怀疑态度,“这也加大了动员当地农户的难度”。腰坝地区80%以上的农户都种植玉米,要让大家改变种植传统,农户要承担的风险是比较大的。

  “项目办以远高于玉米的收购价来收购农户的小米。”项目办上述人员介绍,当时玉米一亩地收入基本在700元到800元,最好的能到1000元。而沙漠小米一斤收购价最高能到5元,一亩地收入在1500元到1800元。在这样的利益刺激下,一些农户参与了2009年的沙漠小米试种项目。

  2009年,总产量3万多斤的沙漠小米在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会员企业间一销而空。2010年,阿拉善左旗政府决定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合作,设立节水补贴政策,共同推动沙漠小米在当地扩大种植。之前观望的农户们也加入到种植沙漠小米的行列中来,沙漠小米种植面积一度增加至3000亩。

  但问题又出现了。好多农户的谷子因为卖不出去只能堆在家里,有的农户甚至将积压的谷子拖到政府门口,要求赔偿损失,沙漠小米项目随之停了下来。

  “过去很多时候,我们跟农民是一种扶贫关系——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好,你们种小米吧,我们扶持你们,给你们钱。但这种模式不可持续。”时任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副秘书长王书文说。

  2013年,阿拉善重启沙漠小米的种植。农户自行种植并承担先期投入,对使用滴灌技术种植小米的农户,协会每年每亩补助140元,并为其购买重大疾病

  。同时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对沙漠小米的种植制定了标准,如规定了土壤条件、灌溉设施及种植时的绿色流程,包括不能使用除草剂,不能使用过量的杀虫剂等,符合种植规定的小米由协会负责收购。

  这一年,6万多斤谷子收割入仓。除内部认购外,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尝试通过电商平台等多渠道销售。但由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法律上是不允许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该协会于2015年成立了维喜农业公司,总部设在北京,负责沙漠小米产品的研发、品宣、销售等;在阿拉善当地设有合作社,负责沙漠小米从春种到秋收的田间管理及与农户的沟通。一个围绕沙漠小米的生产、加工、销售及利润返还的可持续生态链条完整搭建起来,沙漠小米也逐渐积累起了一批稳定的客户。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这之后的“花式操作”让沙漠小米真正拥有了市场。近年来,为吸引更多类别的受众,维喜农业公司开发上市小米衍生品,小米棒、小米脆、小米醋、小米啤酒、小米螺旋面、小米通心粉等纷纷出现,这些产品在线下商店、微信商城与淘宝上都销量可观。

  如今,消费者在淘宝或天猫APP搜索“任小米旗舰店”店铺,或直接保存相关二维码到手机相册、再用淘宝或天猫APP扫一扫,就可以浏览和关注任小米天猫旗舰店。旗舰店主推小米面条、通心粉、螺旋面等产品。适应当下新媒体运营逻辑,沙漠小米销售还实行多平台布局,根据平台探索不同的推广方式,如拍摄抖音短视频、

  在春种和秋收之际,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还公开招募志愿者,只要认种了土地,都有机会前往阿拉善参加春播与秋收活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累计推广沙漠小米种植面积达到2230.75公顷,参与农户756户。连续4年在沙漠小米主要种植区实现了地下水采补平衡。沙漠节水小米入选2021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和《全国名特优新

  生产消费指南(第三卷)》。“我们在阿拉善地区的荒漠化防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远远不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我们。”牟正蓬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我国是受土地沙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有沙化土地面积16878.23万公顷(25.32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58%。《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提出,在保护好生态且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利用光、热、土、生、景等资源,适度有序地发展节水、低碳、环保型特色沙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助力脱贫成果巩固和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本月22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也提出,加强农业农村节水,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村节水能力。缺水地区推广喷灌、微灌、低压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及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加强用水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