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位置:
- > 尊龙d88现金旧版 >
他是名副其实的技术“狂人”,入职21年来,从基层员工到部门技术主管,始终奋战在技术研发的第一线多万元经济效益的“神话”;他又是同事口中亲切的“新哥”,成立劳模工作室,带领30余名团队成员攻坚克难,为加速企业发展屡建功勋。
他就是张春新,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之一。他说,创新不仅是他赖以生存的工作,是值得他全心投入的事业,更是他生命的源泉和动力。
70年代出生的张春新,从小就对家里的机械和电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台废弃的家电能吸引他全部的注意力。他中专就读于机电一体化专业,1996年毕业后,进入了广州华德汽车弹簧有限公司,一待就是21年。
“最初我被分配在手工生产线做计件工人,像给弹簧弯勾、打角等,全依赖手工,劳动强度很大,每天加班加点才能完成生产任务。我那时就想,如果能够采用机械化来替代手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那该多好啊!”张春新说。机电专业出身的他立马想到了对现有工装模具进行改装。
“根据不同产品的形状、特性,只要给模具加一些偏心机构、减速机构,就可以减少人工所需的力。”他说。这个过程让他尝到了创新的“甜头”,为了更好地改变当时的工艺现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设计和画图,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技术人员请教,为实现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此后,他不断迎难而上,承担起企业多个重要产品的技术开发和技改创新等课题的攻关。随着2009年“创新工作室”成立并发展为“张春新劳模创新工作室”,张春新有了一群“并肩作战”的队友,创新之路也越走越宽。
2016年,张春新遇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司准备开发一款新车型尾箱盖开闭系统的拉簧,但拉簧的图纸是日本人设计的,用的是日本标准、材料和生产专用设备,要求很高。
“一方面,这个拉簧的初拉力很大,按国内标准只能达到一半;另外,拉簧在使用长度下需放在80度的温度中试验6000个小时,保证力的损耗衰减不超过20%。”张春新说。技术员经过了半年多的试验,始终达不到标准,想放弃这个项目。
“我不服输,相信日本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能做到。”凭着这股倔劲,张春新模仿日本的方法设计工装,用半自动进行试验,经常忙到凌晨2、3点,最后基本能达到图纸拉力要求;同时,放弃采用专用进口设备,用现有的设备试验。通过对多次失败进行总结分析,最终,在用他自己设计的工装反复调整试验5次后,第6次完全达到并超过图纸拉力要求。此项目也成功打破了国内行业标准,获得同行的认可。
在张春新看来,创新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能让他收获满满的成就感。而对于获得的大大小小荣誉,他的态度很淡然,“名誉固然是重要的,能够更好地推动工作,但不会刻意追求。”他说。
这个“五一”假期,张春新打算回老家一趟,看看老人。他表示,也会把获奖的喜讯带回去分享给家人,让他们高兴一下。
张春新,男,广东韶关人,1976年1月出生,党员,现任广州华德汽车弹簧有限公司技术主管、助理工程师。几年来,他带领技术团队攻坚克难,为企业提升装备水平、核心竞争力作出了突出贡献。张春新2012年被评为“广州市劳动模范”;2014年被评为广州市“企业最美员工”;2015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201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